第六三一章建言(2 / 2)

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3290 字 2022-06-18

“郑亲王,你认为恭顺王所言如何,是否可行?”/p

多尔衮见孔有德说完,便开口询问济尔哈朗的意见。/p

虽然多尔衮表面上是这么询问的,但是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。/p

这一点,自然也被郑亲王济尔哈朗领会到了。/p

如果多尔衮不是已经认可了孔有德所说的话,他哪会轻易让北返的大军暂停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?/p

此时已经察言观色,心领神会了多尔衮心意的济尔哈朗,一改先前那番有点气急败坏的样子,稳了稳心神,对多尔衮答道:/p

“也好,先前南军要么躲在复州城里,要么躲在西屏山和骆驼山上,而我大清兵也没能给他们留下一些教训,或许叫他们从此小瞧了去!/p

“如果他们真的胆敢前来追击的话,给他们一些教训,也是好的。否则,他们可能真的认为我大清拿他们没法子!”/p

“好!既然郑亲王也觉得应当如此,那就这么定了。——郑亲王、饶余郡王,本王以奉命大将军的名义,命令你二人各率本部,南下十里,沿驿道两侧山林设伏。”/p

多尔衮见郑亲王济尔哈朗领会了自己的意图,赞成孔有德的提议,当下也不再多说什么了,直接下了命令,而且说完这些话,又低头看着孔有德说道:/p

“恭顺王,你的建言,本王接受了,你现在立刻返回你的炮队歇脚之地,返回以后立刻督军起行,加速北进!——限你部人马于未时以前,必须赶至此处。若是丢了一门重炮,唯你是问!”/p

“奴才谨遵王命!”/p

孔有德听了多尔衮十分严厉的命令,立刻叩了头,一骨碌爬起来,匆匆而去。/p

原来他向多尔衮进言,回头打一次伏击,心中还有别的盘算。/p

这个盘算与他麾下人马视若生命的重炮有关。/p

孔有德帮助满清国铸造出来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,是仿照其军中原来装备的重型红夷大炮铸造的。/p

但是,满清那边冶铁炼钢工艺相对落后,他们铸造出来的重型红衣大炮,也就是天佑助威大将军炮,采用的是铁芯铜体铸法。/p

在射程相当的情况下,它的体积更大,重量也更大,每门重炮,光是炮身就动辄重达三千六百斤以上,长途运送极其不便。/p

尤其是从西屏山下翻山越岭运出来,沿着年久失修的古老驿路,再翻山越岭往北拖拽,速度根本快不起来。/p

再加上孔有德和巴彦的队伍在强攻西屏山的时候打头阵,伤亡惨重,麾下人马锐减,运送这些重炮北返的难度,可比当初运送这些重炮南下的难度高多了。/p

他们从凌晨丑时的时候就当先出发了,可是到了天光大亮,才往北行了几十里地。/p

到了日上三竿辰时左右,整个炮队的先头队伍,距离永宁监城的旧址,还有十余里。/p

孔有德意识到这么下去,自己与前面的郑亲王军队、睿亲王军队一旦脱节,必将成为金海镇明军追击的对象。/p

于是,心生恐惧的恭顺王孔有德干脆将计就计,一边接着炮队远远落在后面的机会,引诱复州城和西屏山的明军追击,另一边也是借着请求多尔衮安排伏击的机会,护送自己的炮队安全北上。/p

甚至可以说,第二个目的,才是他孔有德真正的目的所在。/p

比起多尔衮等人来说,恭顺王孔有德更加重视自己麾下的这些重炮。/p

这些重炮对多尔衮等人来说,充其量只是战场上的攻坚利器而已。/p

可是对于他孔有德来说,这些重炮,却是他在满清国中的立身之本,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。/p

但是他的这点心思,一下子就被多尔衮看破了。/p

不过那些重炮也是多尔衮所重的,虽然看破了,却没有说破,只是在最后点了他一句,叫他尽快运送那些重炮北上。/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