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喜忧(2)(2 / 2)

“五弟,你还小,这世界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!”

今天这大明最尊贵的兄弟两人所讨论的话题,太敏感太惊世骇俗了,传出去半个字,无数人的脑袋都会人头落地,他们也一个也活不了。

朱由检低下了头,他知道,他皇兄心中有一道坎,迈不过去。

你用心去做便好。就算出了什么差错,朕也绝不会怪你!”

“在过些年吧,等董宣武性子再老成一些,足以担当大任之时,朕再找一个适当的时机,赐他一个同进士出身,他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踏入朝堂了!”天启皇帝说道。

信王朱由检没有继续再说下去。

董宣武没有功名在身,这恐怕是董宣武最大的暗伤。想到董宣武那个童生的来历,天启皇帝不禁想笑。

乾清宫前静得可怕,周围侍奉的几名小黄门吓得瑟瑟发都,紧紧地低下了脑袋。如果可以,他们真希望能够堵住自己的耳朵,什么都没有听到。

“董宣武考进士?”信王眼中满是异色。

天启皇帝忽然明白过来,他一直在等,他在等一个能制衡董宣武的人出现。只有有这么一个人,他才敢放心大胆的用董宣武。

皇兄,你看是不是……”

“皇上,信王爷来了!陛下见还是不见?”一名小黄门弓着腰,小心翼翼地禀报道。

治国之道,不就是平衡之道么?

不说董宣武现在身为方面大员,不可能再去考什么秀才、举人、进士,就算能考,而且朝廷大开方便之门,估计董宣武也难考上。

对董宣武这个建议,天启皇帝再三考虑,认为是极为不错,可以大大改善大明现在每年都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,所以让信王朱由检秘密准备。

就比如董宣武董大哥,此人有大才,对我大明更是忠心耿耿,所提建议无不正中要害,他的本事绝不只限于行军打仗,对治国也有其独到的见解,皇兄为何却始终不敢大用他?反而对他百般防备……”

天启皇帝的这番话,似乎很在理,但是细思起来,就连他自己也觉着有些太牵强,太苍白。

“难道东林党以及魏忠贤那些人,在朕心中还不足以制衡董宣武?”忽然只间,天启皇帝心中生出了一个古怪的念头,“如果是这样,朕若是将董宣武临时召回朝中,朝中的大臣又会是什么态度?这剑拔弩张的局面又会生出怎样的变数?也许,这样一来,朕也不必大开杀戒了!”

朱由检也怔住了,他没有想到,他出自肺腑的一席话,居然能惹来他皇兄如此一番震怒,难道皇兄对董宣武的芥蒂与忌惮竟然有如此之深?

董宣武是武将,征战沙场、上阵杀敌才是他的职责所在。

俗话说,打铁还需自身硬,如果咱们朱家再不出几个人才,这满朝的大臣,只怕……唉,不说这些,改两为元的事,朕意已决,谁也改变不了。

据说当初董宣武当初考童生,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上,最终他老爹董舒昌受不了,堂堂董家,书香门第,自己的儿子考童生,居然三次未过,这张老脸算是被董宣武丢得干干净净,于是干脆走门路,给董宣武弄了个童生的资格,才算勉勉强强糊弄过去了。此事在官场上几乎人人皆知,也成为了董宣武的一大笑柄。

天启皇帝见信王,从来不讲究,在小黄门搬来的椅子上坐下,喝了口茶,朱由校问道:“五弟,改两为元的事,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?”

:。: